先正達408
2014-01-20發布, 閱讀 32469次, 分類: 春玉米
審定編號:黑審玉2012012 吉審玉2011015 甘引玉2015003 晉引玉2015001 冀引玉2014012號 寧審玉2012015 蒙審玉2007020號 陜引玉2017010

精選種子、優質包衣
先正達408種子經嚴格的生產、檢驗、加工等程序控制,質量優于國家標準;同時,采用目前市場上對病、蟲害防治效果比較突出的進口專用種衣劑。
粒粒精品、一播全苗
先正達408種子采用果穗烘干技術,種子在最短的時間內降到安全水以下,所以具有很高的芽率和活性,耐低溫,抗粉籽,完全可以進行單粒播種,一播全苗,既避免不必要的浪費,又節約了間苗費用和時間。
抗旱強、無分蘗
在2011年大面積種植過程中,先正達408經受住了長時間干旱的考驗,表現為出苗好,生長季節耐旱性強,無空稈,后期灌漿成熟快,且不長分蘗(丫子),可大大減少不必要的工作量。
抗病抗倒、適于密植
遼寧省丹東農業科學院抗病育種鑒定中心接種鑒定,先正達408表現出:抗大斑病、灰斑病,中抗彎孢菌葉斑病,高抗絲黑穗病、紋枯病和玉米螟;穗位適中,90厘米左右,莖稈韌性好,抗倒伏能力強;耐密性強,在密度4000-4400株/畝之間更能發揮其產量優勢。
生育期短、成熟度好
在多年示范種植過程中,先正達408表現出很好的早熟性,生育期需活動積溫2550℃左右,能有效避開大部分地區的早霜、陰雨、干旱等不良氣候帶來的影響。
果穗均勻、產量喜人
先正達408精品種子保證了植株整齊一致、果穗均勻,增產效果明顯。在2009-2011年大田生產過程中,該品種普遍產量2.3-2.5萬斤/公頃(干糧),高產地塊達30000斤左右。
容重較高、品質優良
先正達408籽粒含粗蛋白8.75%、粗脂肪3.84%、粗淀粉75.14%、賴氨酸0.26%,角質黃糧,容重757g/L,壓秤,是一級商品糧。
脫水較快、特好賣糧
先正達408脫水快的優點比較突出,成熟時籽粒含水量比一般品種低3%,脫粒后一般晾曬3-7天,水分即可降低至20%左右,可以實現提早賣糧。
品種審定編號:蒙審玉2007020號
性狀描述:
幼苗:葉鞘紫色,苗綠色。植株:株型半緊湊,莖稈“之”字型弱,株高280 cm左右,穗位90 cm左右,葉緣波小,穗上葉片5-6片,全株10-20片葉。雄穗:雄穗主側枝明顯,苞葉長度適中,無劍葉,一級分枝5-7個。果穗:果穗長柱型,穗長22-25 cm,穗粗5cm左右,穗行數12-14,行粒數45-50,紅軸。籽粒:深黃色,半齒型。
幼苗:葉鞘紫色,苗綠色。植株:株型半緊湊,莖稈“之”字型弱,株高280 cm左右,穗位90 cm左右,葉緣波小,穗上葉片5-6片,全株10-20片葉。雄穗:雄穗主側枝明顯,苞葉長度適中,無劍葉,一級分枝5-7個。果穗:果穗長柱型,穗長22-25 cm,穗粗5cm左右,穗行數12-14,行粒數45-50,紅軸。籽粒:深黃色,半齒型。
品質:
2005 年農業部谷物及制品質量監督檢驗中心(哈爾濱)測試:籽粒含粗蛋白8.75%、粗脂肪3.84%、粗淀粉75.14%、賴氨酸0.26%,容重757 g/l。
抗性:
2005年遼寧省丹東農業科學院抗病育種鑒定中心接種鑒定結果:抗大斑?。?span>3R)、灰斑?。?span>3R),中抗彎孢?。?span>5MR),高抗絲黑穗?。?span>0HR)、紋枯?。?span>1HR)和玉米螟(2HR)。
試驗情況:
2004年參加內蒙古自治區中早熟組玉米預備試驗,平均畝產739.9kg,比對照四單19增產6.2%。平均生育期133天,較對照四單19晚5天。2005年參加內蒙古自治區中熟組玉米區域試驗,平均畝產672.7kg,比對照四單19增產5.4%。平均生育期122天,與對照四單19持平。2005年參加內蒙古自治區中熟組玉米生產試驗,平均畝產688.9kg,較對照四單19增產4.6%。平均生育期123天,較對照四單19早1天
栽培技術要點:
種植密度4000株/畝。
適宜地區:
內蒙古自治區呼和浩特市、鄂爾多斯市、興安盟、赤峰市≥10℃活動積溫2700℃以上地區種植。
審定編號:吉審玉2011015
特征特性:
出苗至成熟125天,需≥10℃活動積溫2600℃左右,屬中熟高淀粉玉米品種。幼苗綠色,葉鞘紫色,葉緣綠色,花藥黃色,穎殼黃綠色。株型半緊湊,株高320.0厘米,穗位121.0厘米,成株葉片數19片?;ńz綠色,果穗中間型,穗長23.0~24.0厘米,穗行數16~18行,穗軸紅色。籽粒黃色、半馬齒型,百粒重37.0克。
出苗至成熟125天,需≥10℃活動積溫2600℃左右,屬中熟高淀粉玉米品種。幼苗綠色,葉鞘紫色,葉緣綠色,花藥黃色,穎殼黃綠色。株型半緊湊,株高320.0厘米,穗位121.0厘米,成株葉片數19片?;ńz綠色,果穗中間型,穗長23.0~24.0厘米,穗行數16~18行,穗軸紅色。籽粒黃色、半馬齒型,百粒重37.0克。
抗病鑒定:
抗灰斑病、彎孢菌葉斑病、大斑病、絲黑穗病和玉米螟,中抗紋枯病。
品質分析:
籽粒容重758克/升,粗蛋白含量10.51%,粗脂肪含量3.75%,粗淀粉含量73.90%,賴氨酸含量0.28%。
產量表現:
2009~2010年吉林省區域試驗,平均公頃產量10663.5公斤,比對照品種增產13.3%;2010年生產試驗,平均公頃產量9505.5公斤,比對照品種增產7.9%。
栽培要點:
4月下旬至5月初播種,公頃保苗5.25萬~6.75萬株。施足農肥,一般公頃施底肥磷酸二銨50~100公斤、尿素50~100公斤、硫酸鉀100公斤,種肥磷酸二銨100公斤,追肥尿素300公斤左右。
適宜區域:
吉林省玉米中熟區。
審定編號:寧審玉2012015
特征特性:
幼苗期葉鞘紫色,葉片綠色,莖綠色,株型半緊湊,株高274cm,穗位高106cm,成株可見葉片數19片,雄穗分枝5-10個,花藥黃色,穎殼紫色,花絲淺紫色,果穗長筒型,穗長18.7cm,禿尖0.25cm,穗粗4.8cm,每穗 14行,每行40粒,單穗粒重191.7g,百粒重36g,空稈率0.8%,出籽率85.17%,穗軸紅色,籽粒紅黃色、半馬齒型。生育期134天,較對照先玉335早熟4天,屬中熟雜交品種。
幼苗期葉鞘紫色,葉片綠色,莖綠色,株型半緊湊,株高274cm,穗位高106cm,成株可見葉片數19片,雄穗分枝5-10個,花藥黃色,穎殼紫色,花絲淺紫色,果穗長筒型,穗長18.7cm,禿尖0.25cm,穗粗4.8cm,每穗 14行,每行40粒,單穗粒重191.7g,百粒重36g,空稈率0.8%,出籽率85.17%,穗軸紅色,籽粒紅黃色、半馬齒型。生育期134天,較對照先玉335早熟4天,屬中熟雜交品種。
品質分析:
農業部谷物品質監督檢驗測試中心測定:水分10.7%、粗蛋白(干基)8.95% ,粗脂肪3.69%,粗淀粉75.86%,賴氨酸0.28%。
抗性接種鑒定:
2011年中國農科院作物所抗性接種鑒定:中抗小斑病、莖腐病,感大斑病、絲黑穗病,高感矮化葉病、玉米螟。該品種苗勢強,抗旱抗寒,抗倒伏,耐密,豐產穩產。
適宜地區及產量水平:
適宜寧夏中部干旱帶引黃灌區單種,需≥10℃有效積溫2650℃。
產量表現:
2010年區域試驗平均畝產1030.6㎏,較對照DK656增產6.56%;2011年區域試驗平均畝產1060.6㎏,較對照先玉335增產8.92%,顯著;兩年平均畝產1045.6㎏,增產7.7%。2011年生產試驗平均畝產1009.5kg,較對照先玉335增產11.13%。
栽培技術要點:
(1)種植方式:等行距種植,行距50cm,株距23cm,畝密度5500株。
(2)播種:播種期4月10-25日,地表5cm土壤溫度穩定在12℃,畝用種2.0kg,機播或人工精量點播,足墑適期一播全苗。
(3)施肥與灌水:重施農家肥,合理配施N、P、K化肥及微肥,要求土壤肥力中等以上,足施有機底肥,帶夠種肥,苗施磷肥15kg,追施尿素30-40kg,全生育期灌水3-5次。開溝培土足施追肥,后期防旱。
(4)加強管理:前期深中耕,促苗全、苗壯,中耕2-3次。
(5)病蟲害防治:用20%克福戊種衣劑包衣防治地老虎、絲黑穗病、矮化葉病。大喇叭口期心葉投顆粒殺蟲劑防玉米螟。
(6)適時收獲:雌穗苞葉變黃白、松散,子粒乳線消失收獲。
審定編號:黑審玉2012012
特征特性:
普通玉米品種。在適應區出苗至成熟生育日數為124天左右,需≥10℃活動積溫2600℃左右。該品種幼苗期第一葉鞘紫色,葉片綠色,莖綠色;株高280厘米、穗位高100厘米,果穗長筒型,穗軸紅色,成株可見19片葉,穗長22.8厘米、穗粗4.82厘米,穗行數14行,籽粒中硬粒型、黃色,百粒重34.4克。
普通玉米品種。在適應區出苗至成熟生育日數為124天左右,需≥10℃活動積溫2600℃左右。該品種幼苗期第一葉鞘紫色,葉片綠色,莖綠色;株高280厘米、穗位高100厘米,果穗長筒型,穗軸紅色,成株可見19片葉,穗長22.8厘米、穗粗4.82厘米,穗行數14行,籽粒中硬粒型、黃色,百粒重34.4克。
品質分析:
兩年品質分析結果:容重750~774克/升, 粗淀粉75.47%~74.62%,粗蛋白8.47%~8.47%,粗脂肪3.55%~4.02%。兩年抗病接種鑒定結果:大斑病3級,絲黑穗病發病率20.8%~19.8%。
產量表現:
2010~2011年兩年生產試驗平均公頃產量9445.7公斤,較對照品種興墾3號平均增產14.8%。
栽培要點:
在適應區4月下旬至5月上旬播種,選擇中等以上肥力地塊種植,采用直播栽培方式,公頃保苗6萬株左右。采用地膜覆蓋栽培,適宜區域可以適當北移,公頃保苗可以增加到7萬株左右。施肥方法及公頃施肥量:施足底肥,播種時施底肥磷酸二銨300公斤/公頃,鉀肥225公斤/公頃,大喇叭口期追施尿素450公斤/公頃。田間管理及收獲:要注意播種質量,生長期間及時間苗、定苗和中耕除草。在玉米完熟期后收獲。
適宜區域:
黑龍江省第一積溫帶。
引種編號:冀引玉2014012號
主要特征特性:
幼苗葉鞘紫色。成株株型半緊湊,株高260cm,穗位108cm,全株葉片數18~20片,生育期126天左右。雄穗分枝6~10個,花藥淺紫色,花絲淺紫色。果穗筒型,穗軸紅色,穗長21.3cm,穗行數14行,禿尖0.8cm。籽粒黃色,半馬齒型,千粒重356.0g,出籽率82.4%。
幼苗葉鞘紫色。成株株型半緊湊,株高260cm,穗位108cm,全株葉片數18~20片,生育期126天左右。雄穗分枝6~10個,花藥淺紫色,花絲淺紫色。果穗筒型,穗軸紅色,穗長21.3cm,穗行數14行,禿尖0.8cm。籽粒黃色,半馬齒型,千粒重356.0g,出籽率82.4%。
品質分析:
2013年農業部谷物品質監督檢驗測試中心測定,粗蛋白質(干基)10.50%,粗脂肪(干基)3.45%,粗淀粉(干基)72.12%,賴氨酸(干基)0.31%。
抗病蟲性:
吉林省農業科學院植物保護研究所鑒定,2012年,高抗莖腐病,中抗玉米螟,感大斑病、絲黑穗病、彎孢菌葉斑??;2013年,高抗莖腐病,中抗玉米螟,感大斑病、絲黑穗病、彎孢菌葉斑病。
產量表現:
2012年河北省張家口、承德市春播早熟組引種試驗,平均畝產682.9kg。2013年同組引種試驗,平均畝產750.7kg。
栽培技術要點:
適宜密度為4000株/畝左右。適宜播期4月下旬至5月上旬,施足農家肥,畝施種肥磷酸二銨15kg或相同養分的玉米專用肥,畝追施尿素13~16kg。
推廣意見:
建議在河北省張家口市壩下丘陵及河川早熟區、承德市中北部春播種植。
引種編號:晉引玉2015001
特征特性:
生育期124天左右,比對照大豐30早熟4天左右。幼苗第一葉葉鞘紫色,尖端圓形,葉緣紅綠色。株形半緊湊,總葉片數19片,株高300厘米,穗位117厘米,雄穗主軸與分枝角度中,側枝姿態中度下彎,一級分枝 5~7 個,最高位側枝以上主軸長20.5厘米,花藥黃色,穎殼紫色,花絲紫色,果穗筒型,穗軸紅色,穗長20.8厘米,穗行14行左右,行粒數44粒,籽粒深黃色,半馬齒型,籽粒頂端桔黃色,百粒重35.9克,出籽率85.3%。
生育期124天左右,比對照大豐30早熟4天左右。幼苗第一葉葉鞘紫色,尖端圓形,葉緣紅綠色。株形半緊湊,總葉片數19片,株高300厘米,穗位117厘米,雄穗主軸與分枝角度中,側枝姿態中度下彎,一級分枝 5~7 個,最高位側枝以上主軸長20.5厘米,花藥黃色,穎殼紫色,花絲紫色,果穗筒型,穗軸紅色,穗長20.8厘米,穗行14行左右,行粒數44粒,籽粒深黃色,半馬齒型,籽粒頂端桔黃色,百粒重35.9克,出籽率85.3%。
抗病鑒定:
2013~2014年山西農業大學農學院鑒定,抗穗腐病,中抗大斑病、莖腐病,感絲黑穗病。
產量表現:
2013年參加山西春播早熟玉米區域試驗,平均畝產817.2千克,比對照大豐30增產5.4%,8點試驗,增產點87.5%;2014年生產試驗,平均畝產811.7千克,比當地對照增產8.3%,8點試驗,增產點87.5%。
栽培要點:
適宜播期4月中下旬至5月初,畝留苗4000~4500株,施足底肥,大喇叭口期追施氮肥尿素每畝15千克,適當增施磷鉀肥,注意防治絲黑穗病和玉米螟。
適宜區域:
山西春播早熟玉米區。
引種編號:甘引玉2015003
特征特性:
幼苗葉鞘紫色,葉片綠色。株型半緊湊,株高280厘米左右,穗位高100厘米左右,成株葉片數18-20片?;ㄋ帨\紫色,花絲淺紫色,果穗長筒型,穗長22厘米左右,穗行數12-16行,行粒數40-45粒,穗軸紅色,籽粒深黃色、半馬齒型,百粒重35.3克。籽粒容重757克/升,含粗蛋白8.75-10.5%,粗脂肪3.84 %,粗淀粉75.14 %,賴氨酸0.26-0.31%。生育期在平涼123-130天。
特征特性:
幼苗葉鞘紫色,葉片綠色。株型半緊湊,株高280厘米左右,穗位高100厘米左右,成株葉片數18-20片?;ㄋ帨\紫色,花絲淺紫色,果穗長筒型,穗長22厘米左右,穗行數12-16行,行粒數40-45粒,穗軸紅色,籽粒深黃色、半馬齒型,百粒重35.3克。籽粒容重757克/升,含粗蛋白8.75-10.5%,粗脂肪3.84 %,粗淀粉75.14 %,賴氨酸0.26-0.31%。生育期在平涼123-130天。
抗病性:
經接種鑒定,高抗瘤黑粉病、莖基腐病和絲黑穗病,抗輪枝鐮孢穗腐病,中抗矮花葉病,感大斑病、紅葉病。
產量表現:
在2015年引種試驗中,平均畝產729.76公斤,比對照金穗3號增產9.36%。
栽培要點:
種植密度每畝4000-4500株?;蕬厥┺r家肥,同時每畝施磷酸二銨30-40公斤;追施尿素20-30公斤。
適宜范圍:
適宜在我省平涼等同類生態區種植。注意防治大斑病。
引種編號:陜引玉2017010
批準文號:陜西省種子管理站2018-2-27
引種備案區域:陜北、渭北春播區種植。
風險提示:
絲黑穗病高發區慎用;注意防治玉米螟、莖腐病、瘤黑粉病;肥水條件差的地塊種植密度不宜過大;注意預防倒伏;在有效積溫適宜區種植。
絲黑穗病高發區慎用;注意防治玉米螟、莖腐病、瘤黑粉病;肥水條件差的地塊種植密度不宜過大;注意預防倒伏;在有效積溫適宜區種植。